一场大涨让蔡嵩松变“蔡皇”半导体活跃改变“信仰”各券商火速解读

本周五的热点是半导体。今天中午,一张疑似半导体卖家组织的群聊截图在各大股票群中疯传。
在微博高度赞扬的话题中,有一句妙语,基金经理哪来的钱炒半导体?答:光伏新能源来了,蔡松松的嘲讽就更热闹了。“蔡沟成了蔡黄,半导体有最后一周走新能源的趋势”。
关于新能源板块是否被高估的口水战还没有定论,关于半导体能否取代光伏新能源扛起市场大旗的讨论也随之而来。
半导体最近比较活跃,大基金概念周涨幅超15%。
早在7月份,半导体的低估值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,本周涨幅更为明显。以国家大资金持股概念为例,今日指数涨幅高达8.88%,本周五上涨15.55%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周半导体股的强势。
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于2014年9月24日正式成立,专注于芯片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投资。两大基金总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,一直被投资者视为半导体行业投资的风向标。
据悉,当地时间8月3日,白宫在一份声明中指出,美国参众两院已通过芯片法案,美国总统拜登将于下周二正式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,该法案将提供约527亿美元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;此外,还将向在美国投资半导体工厂的企业提供25%的税收抵免政策,相关刺激政策总额将达到867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5854亿元)。同时,芯片板块经过前期的充分调整,估值水平具有一定优势,这也是近期半导体板块行情引爆的重要基础。
半导体深度研究报告数量排名第一,华海清科3月涨幅超129%。
过去一个月的机构研究数据预示了半导体的普及。7月初,机构调研名单中频频出现中威公司、鑫源公司、晶盛机电等热门半导体相关股票。
最近三个月的深度研究报告排名前10的股票中,只有芒果超媒以15.52%的跌幅排名第六,其他9只股票均取得了20%以上的正收益。鲍莉食品、经纬恒润、华海清科分别以184.68%、135.50%、129.40%的高收益位列前三。
在这类“高含金量”的深度研报排名中,半导体板块的相关个股有三只,分别是拓晶科技、华海清科(129.40%)、长光华信(109.54%)。
早在7月份,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后,低估值的半导体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。在过去一年业绩稳定增长,产业政策支持,核心缺失的背景下,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能否接过新能源,带领市场继续上攻?
半导体受益于国产化浪潮,其可持续性有待观察。
海证券指出,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,这可能是半导体最大的逻辑。事实上,2018年以来,a股半导体板块的行情始终离不开这个逻辑。
据机构统计,全球市场空间约为643亿美元。其中,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19亿美元,约占18%。目前国内半导体制造材料国产化率在10%左右,主要依靠进口,增长空间广阔。
目前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工控、风电等高端芯片需求仍处于紧张阶段。尤其是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量同比增长4.75%,大陆半导体设备销量同比增长27%,凸显国内半导体需求强劲。
在此背景下,半导体设备、材料和零件将继续受益于本地化浪潮。2022年,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将保持结构性增长,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控制、中高端IOT等领域的需求热潮将持续,带动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收入上升。国产化的不断进步是肯定的,有利于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发展。
中信证券认为,中国大陆在电子制造、终端品牌和市场需求方面拥有全球最广泛的优势。下游需求带动上游供应链转移是历史趋势。一方面,中国在成熟的制造工艺上与海外厂商仍有足够的合作基础,强调业务共赢;另一方面,有望从供应链安全角度加快国产设备和零部件的研发。建议关注国产设备和零部件的发展机会。
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表示,从上至下,一是半导体整个投资周期的大beta尚未到来;第二,半导体国产化表现突出,有阿尔法收益。在此之前,半导体整个投资周期的贝塔收益受到抑制。近期受地缘政治影响,提前刺激国内收入。但从可持续性来看,还有待观察。
认为东方证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壁垒高,市场前景广阔,本地化趋势下本土厂商业绩确定性高,长期成长属性突出。建议关注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企业,如鑫源微、拓晶科技、中威公司、叶晚企业、北方华创、华海清科、梅生上海滩等
本文来源:责任编辑:兰心雪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如若转载,请 戳这里 联系我们!
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!
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邮箱:jokerdeyouxiang@sina.com